要以審判理念現代化為統領,堅持系統觀念,嚴格落實司法責任制要求,緊緊抓住“人”這一關鍵要素,以審判管理現代化奮力推進法院工作現代化。
審判管理現代化是人民法院工作現代化的關鍵環節。今年9月,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張軍聚焦“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奮力推進審判管理現代化”主題,圍繞如何扎實推進審判管理現代化作了系統深刻的闡釋,為做好新時代人民法院審判工作指引了路徑、提供了遵循。人民法院要深學細悟,錨定目標、篤行實干,以審判管理現代化奮力推進法院工作現代化。
推進審判管理現代化,要以審判理念現代化為統領,以科學理念賦能新時代司法審判,確保審判工作始終沿著正確的軌道健康運行。
必須堅持黨的絕對領導。人民法院作為黨領導下的國家審判機關,肩負著捍衛黨的領導和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、維護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使命任務。推進審判管理現代化,必須始終堅持黨對法院工作的絕對領導,把旗幟鮮明講政治作為第一位的要求,切實將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法院工作的“綱”和“魂”融入審判執行全過程、各方面,養成“從政治上看、從法治上辦”的思想自覺,從厚植黨的執政根基的角度積極主動做好審判工作。
必須尊重司法工作規律。要堅持好、運用好“兩個結合”“六個必須堅持”要求,推動實質性化解矛盾糾紛、加強釋法說理解心結、做好審執兼顧等各方面工作。要尊重審判權力運行規律,尊重法官主體地位,保障和促進法官依法規范行使自由裁量權,確保自由裁量權按照審判工作自身的內在規定性要求運行。同時,要通過落實類案強制檢索、專業法官會議、審委會機制運行、案件指導等機制,規范自由裁量權行使。要強化權力監督,通過組織化行權、平臺化監督,不斷筑牢“制度鐵籠”和“數據鐵籠”,加強對司法活動的制約監督。
必須堅持能動司法理念。要在遵循法官中立、居中裁判等基本原則和底線的基礎上,堅持主動服務、能動司法,靈活運用主動調查、法官釋明、舉證責任分配、加強裁判說理等方法,解決消極審判、機械司法、就案辦案的問題,實現更高水平的公平正義。要自覺把審判工作融入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,協同能動司法新模式的重要作用,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,促進司法融入社會治理,善于從個案、類案中發現問題,善用司法建議,及時發出預警,發揮好示范裁判引領作用,達到“辦理一案、治理一片”的效果。
必須堅持“抓前端、治未病”理念。要深化訴源治理,做實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,大力建設“楓橋式人民法庭”,持續擦亮共享法庭金名片,全面推動市場化解紛提質擴面,放大示范判決、司法建議“辦理一案、治理一片”效應,切實提高矛盾糾紛“源頭解決”“實質解決”“一次性解決”和“在我手上解決”工作成效,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、解決在萌芽狀態。要深入推動“執源”治理,把審判和執行有機關聯起來,倒逼做好審執兼顧,推動落實案結事了、政通人和。
推進審判管理現代化,要堅持系統觀念,統籌審判管理各類主體,規范立審執各個階段,用好線上線下各種手段,上下聯動、協同推進,確保審判執行工作良性運轉。
堅持協同推進。堅持審判管理一盤棋思維,統籌好黨組、審委會、院庭長、合議庭、法官等主體,既要做好分管領域、部門事務和承辦案件相關管理工作,又要關注其他部門的審判質效等數據,做好橫向和縱向對比,凝聚協同推動審判質效提升的合力。要充分發揮審管辦承上啟下、聯結各方的樞紐作用,強化統籌規劃指導、牽頭組織協調、跟蹤制約監督,形成管理閉環,確保審判管理各項舉措落實落細。
堅持全線推動。審判管理包括從立案到執行再到申訴信訪的全鏈條管理,覆蓋審判工作全過程各方面。要統籌好立審執各個階段和一審、二審、再審等各個訴訟層級,確保協調配合、銜接配套、規范有序,尤其要突出抓好一審這個基礎,盯緊一審服判息訴率、一審裁判被改判發回重審率等重要指標,讓更多糾紛在一審化解,避免“程序空轉”。
堅持數智賦能。加強數字化改革賦能,推動智慧管案平臺和數據決策系統覆蓋審判管理全流程各方面。大到法院審判運行態勢分析,小到每位法官質效精準畫像,均通過數字化手段實時呈現,助力審判管理實現案件全生命周期“精、準、細、嚴”的閉環管控,推動“經驗決策”轉變為“數助決策”,全面提升法院內部管理現代化水平。
推進審判管理現代化,要嚴格落實司法責任制要求,健全完善科學、精準、有效的審判管理制度機制,強化審判權運行監督制約,推動實現審判權、管理權、監督權的有機融合。
全面優化考核體系。要以工匠精神、繡花功夫做實全員績效考評工作,強化日常跟蹤問效,把評案和考人貫通起來,做好員額法官業績月度晾曬和對基層法院、本院各部門綜合考核工作。用好考核評價結果,切實改變干與不干一個樣、干多干少一個樣、干好干壞一個樣,讓考核指揮棒真正發揮激勵約束作用,促進審判質效水平全面提升。
全面完善監督機制。正確處理審判質效指標內部評價與人民群眾感受度的關系,堅持把人民群眾感受度作為評價審判質效的最終標準,把老百姓的上訴率、申訴率、上訪率、案訪比等作為公正與否的標準,做到案結事了人和,實現“三個效果”的統一,杜絕“一案結多案生”的情形。主動接受當事人、律師、特約監督員、兩代表一委員、媒體等的外部監督。做好信訪這個送上門的群眾工作,持續推動“有信必復”工作,及時、準確、充分回應社會期待。
推進審判管理現代化,要緊緊抓住“人”這一關鍵要素,落實“導向明、管理嚴、責任實”的要求,把握好三對關系,全面壓緊壓實隊伍建設管理政治責任。
把握好主體與對象的辯證關系。院庭長作為“關鍵少數”,既要強化監督管理意識,又要“把自己擺進去”,牢固樹立被管理意識,帶頭落實審判管理的各項要求。法官也要強化審判管理的主體意識和責任意識,以更強的自覺性、能動性推動實現案結事了、政通人和。
把握好德與才的辯證關系。要把政治標準和業務標準統一起來、融為一體,把“法治工作是政治性很強的業務工作,也是業務性很強的政治工作”的要求做實,一體推進政治素質、業務素質、職業道德素質建設,優化干部選任機制,做到選賢任能、人崗相適、用當其時。
把握好嚴管與厚愛的辯證關系。堅持嚴管厚愛結合、激勵約束并重,把審判管理、政務管理融入黨風廉政建設中,加強審判權利制約監督,從嚴從實落實“三個規定”,切實堵住“關系案、人情案、金錢案”的制度漏洞,在不敢腐上持續加壓、在不能腐上深化拓展、在不想腐上鞏固提升,持續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風氣。
?。ㄗ髡呦嫡憬『贾菔兄屑壢嗣穹ㄔ捍洪L)